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4年第12期
编号:13130976
新生儿脐带再次结扎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效果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4月25日 罗运红 谢淑玲 李肖莲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在常规消毒后,在脐根上0.5 cm气门芯结扎,结扎处上0.5 cm处用棉线粗绳结扎,后用纱布包裹残脐[3]。每天由护理人员给新生儿沐浴后残脐消毒。观察组则是在上述处理基础上,一般待24~38 h后移除气门芯,在原气门芯结扎处再次进行棉线细绳结扎,结扎部位尽量靠近脐根,然后消毒包扎,护理方法同对照组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观察脐带结扎后是否有出血,脐周皮肤是否红肿、流液等,有无残端血肿等不良反应,并做好记录,及时发现不良情况,并作出相应处理。残脐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、质硬,为黄褐色或浅棕褐色[4]。残脐血肿是在断脐后1~2 d脐根部出现暗红色、直径0.2~0.5 cm的血肿[5]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.0进行处理,计量资料以(x±s)表示,采用t检验,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,采用字2检验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两组新生儿脐带情况的比较

    观察组脐残端出血率比对照组低(P<0.05)。观察组脐带干燥<48 h和脱落时间<7 d例数多于对照组(P<0.01)。见表1。

    表1 两组新生儿脐带情况比较 例(%)

    组别出血干燥时间<48 h脱落时间<7 d

    观察组(n=268)2(0.75) 160(59.70)256(95.52)

    对照组(n=268)9(3.36) 82(30.60)157(58.58)

    字2值4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